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趙小姐,26歲,是我們亭美伯恩聯合診所今年來的助理
她有一個先天的疾病,叫抗磷脂症後群,目前服用西藥控制(抗自體免疫、抗血栓的藥)
目前這病症影響她的地方是膝部關節痛
每天疼痛, 出力疼痛, 淺眠多夢
處方:
白芍、當歸、川芎、紅花、丹參、烏藥、桑寄生、黃耆、桂枝、懷牛膝
2*7
說明:
當歸、川芎、紅花、丹參都是活血藥,有抗血栓的功效
配合烏藥、黃耆、桂枝,加強溫通經脈的效果
桑寄生、懷牛膝針對下肢疼痛的病兆
患者回饋:
趙小姐說希望能用中醫治療,如果有療效,將減少西藥,甚至停用,因為感覺西藥的副作用比較大
感想:
趙小姐是個認真的助理,希望她在診所能持續
也希望她的這特殊的疾病能獲得改善
補充:
關於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抗磷脂症候群的臨床表現是動靜脈血栓或育齡婦女反覆流產,原因是血中有一種「抗磷脂抗體」存在,它會使血液在血管內凝結形成血栓。此現象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動脈或靜脈內,好發於年輕人且以女性居多。
伴隨的疾病以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乾燥症等居多,癌症或其他感染過程中也可能產生。在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病人中約有四成在檢查中會有單獨的抗體出現而無栓塞症狀,並不構成抗磷脂抗體症候群,但是會提高血管堵塞的風險。
症狀:
1. 流產:
一般流產常見於懷孕10周前,因此10週後的流產或10週前三次以上的流產需懷疑此症候群。
2. 各種血栓症:
血栓形成是本病最具代表性的症狀之一,靜脈的血栓症以深層靜脈血栓造成不對稱的下肢腫脹最常見;而動脈系統的血栓,主要是造成內臟器官,像年輕人無高血壓高血脂或抽菸卻發生心肌梗塞、肺栓塞等缺血栓塞壞死。
3. 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可能出現早發之栓塞性腦中風或癲癇、偏頭痛等。
4. 心血管系統:
可能有瓣膜疾病或冠狀動脈疾病,出現年齡層也會比較低。
5. 呼吸系統:
可能造成肺栓塞或肺動脈高壓。
6. 血液學症狀:
血小板低下。
7. 皮膚症狀:
皮膚的網狀青斑,亦是此病代表性的症狀之一。當四肢末梢小動脈發生血栓症,會引起皮膚潰瘍或者肢體缺血性壞死。
8. 災難性的抗磷脂抗體症侯群:
出現在少數的病人中,會在短期內影響許多器官系統,是非常嚴重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