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疲勞感

聊疲勞感

許多人將疲勞歸因於睡眠不足,未察覺這可能是體內慢性發炎的信號。

適度的發炎反應對身體修復至關重要,但當發炎變得異常且持續時間過長,便會促進三高、肥胖,甚至癌症等健康問題,

當疲勞來自體內慢性發炎而非活動過多時,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從生活方式入手,而不是依賴咖啡或提神飲品來短暫掩蓋這種狀態。

慢性發炎導致疲勞的四個主要機制,像是促炎細胞激素影響中樞神經,發炎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如IL-6、TNF等)會通過血腦屏障,抑制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進而引起疲勞、動機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壓力反應系統(HPA軸)失衡,HPA軸由下視丘、腦下垂體和腎上腺組成,正常情況下具有抗發炎功能。然而慢性發炎會降低其活性,導致促炎細胞激素增加,形成惡性循環,同時HPA軸過度刺激會促使肌肉和脂肪組織分解,加重身體疲勞。

此外,還有迷走神經訊息傳遞異常,當IL-1β和TNF-α等促炎細胞激素增加時,會刺激迷走神經向大腦傳遞疲勞感訊號,同時調動抗炎反應,但這一反應若過度,便會引發疲勞與不適;神經傳導物質受損,促炎細胞激素會導致芳香族氨基酸羥化酶缺乏,影響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發炎過程中產生的活性氧化物也會產生神經毒性,導致疲勞。

………………………………………………………………….

中醫方面

在11月有個近期又回診的患者,李先生,40歲

他近期工作出差多,常常往返許多外縣市,睡眠不足, 常感覺疲勞甚, 睡眠也不好,會睡眠中斷。且近期還發現手部汗皰疹, 發癢, 有晶狀小泡

右脈:細數、短

左脈:沉

處方:

黃精、紅景天、附子、茵陳蒿、青蒿、黃芩、黃連、當歸、知母、生地黃、甘草、土茯苓、何首烏、茯神

2*7

說明:

黃精這味藥視作身體保健補充劑,如同吃B群有補養、修復神經的作用,常和生地黃一起使用。紅景天、附子、甘草,都是中醫抗疲勞的藥物。茵陳蒿、青蒿加強肝臟的代謝,一方面減輕疲勞、一方面排毒改善李先生的手部皮膚問題。土茯苓可以利濕解毒,手的汗皰疹、濕疹都可以用。知母、何首烏、茯神是輔助睡眠問題。

衛教:

日常中若能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從飲食、運動到睡眠等多方面入手,能更有效地管理體內發炎反應,降低健康風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